佳妮英评网 英语口语 菠萝英语发音:上一个说“丼”不读jǐng的人,已经被骂哭了……

菠萝英语发音:上一个说“丼”不读jǐng的人,已经被骂哭了……

很多人看到日文的感受是,亲切明了的汉字之间,夹杂着几个神似汉字、又似是而非的符号。

这些符号叫作“假名”,实际上就是汉字演化出的“音标”。

这么说吧,就跟你刚开始学英语时,在单词旁边用汉字标读音一样……

日本文字称作“假名”,什么意思?

其实“名”就是“字”,而“假”有两重含义:一是和“真名”相对,日本所谓“真名”就是汉字;二是指“假借”汉字来为日语注音。没错,假名追根溯源还是汉字,只是不管字义,把汉字当音标用。

日语文章中菠萝英语发音,往往“真名”“假名”混用并行,毕竟多音节的单词若能用单个汉字表意,书写更简便。

可起初万叶假名的写法菠萝英语发音,与“真名”一样采用汉字楷书或者行书。阅读文章时,常要耗神去判断哪些是表意的“真名”,哪些是表音的假名。

为了区别二者,也能让书写便利快捷,万叶假名普遍写成草书,最后约在9世纪,简化定型为“平假名”。

“平”就是平凡普通之意。因平假名诞生之初,主要是无法上学的女性使用,是“地位不高的平凡文字”。

与之相对应的,地位高的除了汉字,还有“片假名”——片假名同样是在9世纪前后成熟,相当于另一套拼音系统,直接从楷书汉字中截取一部分来表音,“片”为“片段”之意。

在日本古代,严肃文本多使用汉字和片假名:实词写成汉字,虚词写成片假名。

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诏书,使用官方文体:汉字为主,辅以片假名。

1946年,日本颁布了《当用汉字表》,共收录1850个汉字,未收录的汉字菠萝英语发音,都改用同音字或假名来书写。

原本与汉字配套使用的片假名,自然也遭到嫌弃,此后基本上只用来记拟声词和外来语了。而民歌、小说才用的平假名,则被扶正为正式文字。

然而限制汉字数,给日语读写带来了很多不便。日本政府只好不断放宽限制,到2010年颁布的《常用汉字表》,已包含汉字2136个。毕竟汉字传入日本一两千年,对日语的影响深入骨髓,难以割舍解绑。

“丼”字到底怎么读?

日语中不仅有约50%的汉语词,近代以来还借入了大量外来语(主要是英语),比例已接近20%。这导致日语中,同一个东西常有好几个名称。

比如凤梨(菠萝)在日文中写作“鳳梨”,虽然是汉字词,却常读成“拍那噗噜”菠萝英语发音:上一个说“丼”不读jǐng的人,已经被骂哭了……,——来自英语“pineapple”(菠萝)一词。汉字和英语,在日本奇妙地缝合到了一起。

再来举个例子,去吃日料时,经常能看到一个“丼”字,相信很多人都要问一问,这个字到底念什么?到底是不是“井”?

“丼”字意为盖浇饭,日语读作Donburi,也简称为don。

其实,中国古籍中也有“丼”字,它有两个读音:读作“井”,意思也是井;读作“胆”,意为把东西扔进井里发出的声响。

如今中国对“丼饭”读音没有规范:有人读“井饭”,有人读“胆饭”;也有人模拟日语发音,读作“咚”或“动”。

也就是说,你要真的把“丼”读成“井”,其实也没有问题,你可以说,我读的可是中国拼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佳妮英评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