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妮英评网 英语资讯 北外英语口语培训:思辨能力培养探讨与外语教师发展研究——ELT2017大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专题研讨特

北外英语口语培训:思辨能力培养探讨与外语教师发展研究——ELT2017大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专题研讨特

2017年10月20—22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第八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ELT2017)”在陕西西安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孙有中教授、金利民教授和文秋芳教授分别组织了专题研讨,备受关注。

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主持了题为“Language and critical thinking integrated approach to EFL teaching: Teachers’ beliefs, practices, and assessment”的专题研讨。研讨聚焦北外英语学院近年来对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与语言教学的思考、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操作经验,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对于语言测评体系的反思。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小东老师、王小英老师与杨莉芳老师分别发言。

孙有中教授

张小东老师以案例研究的形式,通过对大二学生访谈和写作的质化分析,发现学生能够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要素分析、评价以及综合议论文写作文本内容和语言特征之间的关系,并独立完善英语写作。张老师指出北外英语口语培训,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可以融入高校英语写作教学过程,有效促进英语写作学习者思辨能力的发展。王小英老师在以《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精读2 文学与人生》为教学材料的大一学生精读课堂上,王老师鼓励学生撰写包括文本相关的文化社会背景、故事情节、叙述角度、主要角色、写作技巧等内容的学习日志。并指出学这一做法行之有效,能显著提升学生的文学文本阅读能力与思辨能力。杨莉芳老师的发言关注新型测评体系的建议。她谈到,传统的语言测评只考虑语言能力,而忽略了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的考查。杨老师在分析了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的考核维度后,介绍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推出的国际人才英语考试(ETIC)。通过对比了几个主流的国际考试,杨老师分析了ETIC考试的样题,指出考试有效融入了对于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的考核,将在未来高级英语人才的选拔中发挥重大作用。

专题研讨发言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金利民教授主持了题为“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的专题研讨北外英语口语培训,北京外国语大学林岩、宋毅及青岛大学的孙旻老师分别发言。三位发言人以国内英语院系口语课改革为例,对将思辨训练融入口语课堂的做法和效度进行了探讨,并希望通过此类研究对二语习得研究北外英语口语培训,特别是揭示语言与思维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所启示。

金利民教授

金利民教授以北外英语学院口语课程为例,分享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举措:英语学院将“英语口语(1-4)”改造为由“英语日常交际口语”、“英语人际交流”、“英语演讲”和“英语辩论”组成的口语系列课程。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在保持口语训练强度的基础上突出了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与合作学习等能力。教学改革孕育了《大学思辨英语教程:口语》系列精品教材的诞生。林岩老师指出思辨能力要通过大量系统训练习得,教师指导尤为重要。林老师在北外辩论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提供驳论“模板”,有效帮助学生在辩论驳斥这一薄弱环节提升辩论水平,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同样,宋毅老师也强调,需要从教师引导和练习设计方面帮助学生提升在口语课堂的积极性。宋老师以《大学思辨英语教程口语2:沟通之道》中形式活泼、丰富多样的互动性交际练习为例,着重介绍了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是如何通过完成这些活动,学会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孙旻老师指出北外英语口语培训:思辨能力培养探讨与外语教师发展研究——ELT2017大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专题研讨特,现行标准化考试存在缺陷,不足以考查学生思辨能力,并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以标准化考试和专门设计的非标准化测试手段相结合,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检测的方式。指出非标准化考试应成为思辨能力检测的一个有效的补充手段。

专题研讨发言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主持了题为“Research on different typ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for in-service EFL teachers”的专题研讨。文秋芳教授指出,旨在促进高校外语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专业化发展的研修项目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本次研讨围绕高校外语教师大型强化研修班、跨文化专题小型高级研修班和地方定制研修班,以及在线学术共同体展开。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毕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段长城、解碧琰、杨越分别发言。

文秋芳教授

毕争探讨了全国高等学校外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理论框架、选择研修主题的理据,并介绍了如何将该理论应用于研修班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孙有中教授以“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eacher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为题,围绕2016年“跨文化培训师高级研修班”展开案例研究,分析参与研修的外语教师与企业学员的研修效果,研究发现学员在本次研修后在思辨、反省、探究、共情、体验方面都有所提升,并强调跨文化教学应在跨文化情境中与学生共同发展。杨越以2016年北方一所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有效课程的设计与实践”定制研修开展案例研究,并分析了此次研修的需求调研、日程设计、研修形式及短期成效等内容。段长城和解碧琰分享了针对iResearch外语学术科研平台“我来读文献”活动学术共同体成员科研能力的一项研究,发现该“学术共同体”成员的科研能力在文献评价、文献使用和学术写作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专题研讨发言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佳妮英评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admin